四月的杭州楼市二手房量价双蝶,5月分的杭州楼市能否“东山再起”回暖呢?我们先看杭州楼市数据如何?
杭州二手房成交量腰斩背后的市场焦虑是什么?
一、杭州二手房成交量腰斩背后的市场焦虑是什么?
最新数据显示,4月杭州楼市二手房成交7424套,环比暴跌43.27%,而均价仅微降0.16%至31841元/㎡。这种二手房量价背离现象真是惊掉下巴。杭州核心区如西湖、上城二手房仍维持4.3万/㎡的高价,余杭等近郊板块却出现2.6万/㎡的"价格洼地"。更值得关注的是,二手房挂牌量突破20万套后持续下滑,周挂牌价六连降揭示卖方市场有所松动。这种矛盾现象,折射出购房者"等政策、看风向"的集体观望情绪。
杭州二手房挂牌量
二、杭州楼市遇冷,主要还是购房人的心理预期未达到。
第1. 楼市政策端不断放大招。房贷利率"L型"筑底与限售松绑形成对冲。4月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75%历史低位,刺激需求端效果却被"取消限售"政策稀释——大量次新房入市反而加剧抛售恐慌。
第2. 银行信贷的收缩影响。尽管官方LPR利率下调,但部分银行实际放贷周期延长至45天,抵押评估价普遍低于成交价5%-8%,变相提高首付比例。
第3. 购房人买涨不买跌的群体心理作用在“作怪”。在滨江某改善盘,购房者张先生坦言:"现在砍价空间从3%扩大到8%,但总感觉还能更低"。这种购房人心理预期的逆转直接导致交易周期从28天拉长至61天。
杭州楼市刚需购买力正在外溢
三、杭州楼市刚需购买力正在外溢。
临平新城某楼盘5月带看量激增120%,18815元/㎡的均价吸引主城外溢客群;而钱江世纪城某豪宅项目,虽维持6.9万/㎡高价,但成交周期已超半年。这种结构化差异正重塑杭州楼市格局。杭州产业新城的虹吸效应导致未来科技城周边,数字经济从业者支撑起余杭区1412套成交量;其次轨道交通的价值重构正在重构楼市买房逻辑。地铁四期规划沿线,临安青山湖板块出现"地铁未通、房价先涨20%"现象;再者购房者对学区房信仰开始有所松动。传统名校聚集的拱墅区,部分老破小降价12%仍难出手,家长转向"新房+民办"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