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知识 > 生活知识 > “飞行汽车+无人驾驶”第一龙头,订单排到25年,备受机构瞩目

“飞行汽车+无人驾驶”第一龙头,订单排到25年,备受机构瞩目

发布时间:2024-05-14 16:53:37来源: 15210273549

事件1:我国“飞行汽车”订单已经排到2025年之后

亿航智能目前其可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订单确实已经排至2025年之后,订单数量在1000至2000台。这一成就得益于低空经济政策的催化以及市场对飞行汽车的高度认可。亿航智能作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行业龙头,其商业化进程最快,产品已具备量产资质,为下一步商业化运营提供重要保障。

亿航智能的可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如EH216-S,已经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和生产许可证,成为全球首个获得“适航三证”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这一突破不仅展现了亿航智能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实力,也为整个低空经济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事件2:售价预计超百万元!小鹏“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11月开启预定

小鹏汽车旗下的飞行汽车研发企业小鹏汇天于2024年4月18日宣布,其研发的“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将于11月正式开启全球预定。这款飞行汽车的售价预计超过百万元,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大规模交付。

陆地航母”飞行汽车的设计十分独特,它采用分体式构型,分为陆行体与飞行体两部分,两者可以自动分离和结合。陆行体为4~5人座舱,搭载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不仅可以为飞行体进行多次补能,而且整车采用三轴六轮汽车设计,可实现6X6全轮驱动及后轮转向。而飞行体部分则为纯电动有人驾驶飞行器,可以实现垂直起降和低空飞行。

早在2024年3月21日,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的飞行体(代号:X3-F)型号合格证(TC)申请已正式获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标志着该型号即将进入适航审定阶段。如果进展顺利,它将成为全球首款面向个人用户量产交付的分体式飞行汽车。


飞行汽车规模在近年来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飞行汽车领域吸引了众多航空航天企业、汽车企业以及科技公司的关注和投入。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已达到960亿美元,同比增长28%。预计到203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9%。而在中国市场,2023年的飞行汽车市场规模约为220亿美元,同比增长29.4%,并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69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则更为乐观,预测到205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这显示了飞行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

生活知识更多>>

一加Ace5竞速版首发天玑9400e:游戏性能碾压2500元以内所有产品 TCL 华星:创新成果闪耀 SID2025 涵盖多领域 魅族新机杀疯了!144Hz高刷+防水防摔,1274元起售这价格绝了 仅594起,魅族Note 16系列发布,打工人回血神器! LCD屏帮魅族逆袭?学华为支持国产芯片,魅族Note16系列发布 魅族Note 16发布:699元起 魅族Note 16/16 Pro开箱上手,它终于来了。 Note16新机594元起,魅族要“逆天”? 新机盘点:魅族699元新机,真我neo系列高性能新机 强劲性能,畅快游戏,iQOO Neo10 Pro+即将来袭 Mate XT:华为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重新定义移动终端形态 OPPO Find X9开案四款机型:1.5K直屏+LIPO技术,均配备潜望镜头 大学生专选!2025轻薄平板性价比之王:荣耀/小米/华为谁更便携? 三星Galaxy Z Fold7折叠渲染图曝光 较上代更修长和轻薄 华硕ProArt创16 2025,RTX5070甜点本重塑AI生产力 行业场景提效福音!联想与 ISV 打造智能体落地“黄金搭档” 苹果 iOS 18.5 正式版发布:为iPhone 13系列带来卫星功能 苹果显露AI搜索野心,影响有多大? 小屏核弹碾压苹果!vivo双王炸开售​ 2亿像素+骁龙8至尊版!荣耀旗舰价格大跳水,16G+1TB跌去1390元 荣耀新增AI新产业部门,中国区关键岗位“竞聘上岗” 一加手机宣布与联发科达成游戏战略合作,联合发布天玑9400新芯片 三星折叠手机新王:Galaxy Z Fold7对比渲染图曝光 618电视选购攻略:TCL T6L Pro——告别“反光焦虑”的质价比之王 摩托罗拉:从通信先驱到智能时代的折叠屏先锋 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全揭秘!佳能相机这些机型超受青睐! 索尼Xperia 1 VII正式发布 芋汐同学爱摄影,各种款式的高端相机可谓是琳琅满目 魅族 21「对比」REDMI Turbo4 Pro:各有所长,如何抉择? 华为nova14系列三款机型全面对比:闭眼入还是咬牙上Ul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