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活动 > 每日活动 > 全速前进:电动车与燃油车在极限情况下的行驶安全性

全速前进:电动车与燃油车在极限情况下的行驶安全性

发布时间:2025-02-06 19:34:09来源: 13253963632

许多电动汽车提供更强的动力、更快的速度,但重量往往超过了其燃油版车型。一旦它们在开放道路上遇到极限情况及驾驶动态的限制时,调整的余地很快就会迅速耗尽。因此,有必要在被浇灌的湿滑测试路面上进行三组对比测试。这场欢乐的比拼成员有:宝马、Cupra和捷尼赛思。  

测试表上记录着“车速100公里/小时还算可以,但105公里/小时就失控了”。这听起来无关紧要却意味深长。因为一旦超过这个极限,重达2.21吨的BMW i5 eDrive40就会失去与环形赛道的接触,开始打滑,直到漂移。在Contidrom测试场地上意味着:要从这个20×5米的湿滑区域驶出,进入抓地力强的缓冲区域。

但105公里/小时的极限车速很快,比这里的其他所有车都快,最终这也并不奇怪。毕竟1041千克的前轴会压过大量的水。值得鼓掌吗?不。更值得称赞的是一同前来的燃油车阵营的伙伴们,它们的表现也不逊色多少。轻了411千克的BMW 520i在车速达到100公里/小时才达到极限,而且在紧急情况下所需的安全距离要小得多。除了重量的增加,轮胎当然也是一个问题。如今几乎所有的电动汽车都配备了优化滚动阻力的轮胎,这些轮胎同时也能更好地承受巨大的重量和强大的动力输出。在抓地力、湿地附着力和制动性能方面,这通常不是一个好主意,不过其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这里,我们依赖于制造商安装的经过认证的轮胎,而且测试车辆使用的是在新闻发布上众所周知的。

这一点在BMW 5系上很容易看出来,两款车都配备了相同混合规格的倍耐力P Zero轮胎。而另一组轿车对比中,捷尼赛思G80在轮胎选择上则不太统一(米其林Pilot Sport 4与 Sport 4S)。Cupra则派出功率为170千瓦的Born,配备专用的米其林电动汽车轮胎,300马力的Leon则配备普利司通Potenza S005轮胎。

回到主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编辑部的讨论中,我们一直担心许多电动汽车购买者低估了他们的新车,或者,请恕我直言,是高估了他们的驾驶能力。这里说的并不是保时捷Taycan Turbo那样的高性能车型,它们确实能以惊人的速度加速。不,即使是理性选择的车型也会比许多人预期的更早达到极限。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安静且扭矩强大的电动机、复杂的悬挂系统以及由于电池安装位置所导致的低重心,常常使驾驶者失去对车辆重量的感觉。即使稳定系统的干预非常灵敏且策略智能,但很明显的是:一旦纯电动车超过极限,在公共道路上就很难再次控制回来。

在我们的对比中,捷尼赛思纯电G80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根据我们的经验,这是一款出色且非常安全的汽车,位于轴间重达546千克的电池组使其整车总重达到2322 千克。前轴1138千克,后轴1184千克。凭借两台同步电动机,总共可产生370马力和令人印象深刻的700牛·米的扭矩,这款轿车在不到5秒的时间内就能加速至100公里/小时。但在Contidrom的测试场地,这款捷尼赛思的电动车驾驶的表现非常不稳定,而传统的四轮驱动版本则可以非常轻松地驾驶。

我们的制动测试在博世测试中心Boxberg的湿滑路面(摩擦系数为0.22μ,抓地力强的沥青路面约为0.80μ)上进行。在这里,燃油版轿车从车速50~0公里/小时的制动距离几乎需要100米,而纯电版则需要96.5米。宝马以59.5米和63米的数值证明了两点:距离更短,但多重了411千克的i5仍然会多滑行3.5米。尽管在其他测量数据下,这看起来还可以忍受,但仍然是3.5米。

诚然,当驾驶轻量级Leon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驶入水滑区时,确实会感到有些不安。但随后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这也是因为这辆Cupra可以更轻松地被引导回200米的跑道上。而重了366千克、使用不同轮胎的Born更倾向于将车速保持在95公里/小时。

在旁边的小环形交叉口(简称KK)上,Leon为所有人都设定了极高的标准。这辆300马力的前轮驱动汽车以微妙的转向不足非常快速地穿过环岛。而配备170千瓦电动机的Born远没有这么从容。根据驾驶风格不同,它要么给前轮带来压力,要么在减速时后轮失去抓地力。如果电子稳定系统被激活,在紧急情况下它会粗鲁地介入并将动力长时间限定在较低水平。因此,首席测试员敢于在环形赛道上灵活驾驶,作者也在驾驶过程中做出了快速的“旋转”,然后迅速重新激活电子稳定程序,但这只能起到适度的辅助作用。

相反,即使Cupra在激进的模式下,Leon也是最安全、速度最快的车型之一。它其实并没有轻巧的车尾,但前轴几乎不会打滑(多亏了差速锁),即使在湿滑路面上也能很好地应对300马力的动力。因此在Boxberg湿滑的路面上Leon也能更早地停下来。

图片生动地展示了BMW i5的横向动态表现,它可以在操控赛道上疾驰而过,无需驾驶者费太多力气,稍微多踩一点油门,沉重的身体便开始有了活力。这样一来,驾驶员会感到高兴,但要注意路面如果变得更湿滑,可能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路面不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而且可能出现的反向摆动也不会太剧烈。简而言之,这款配备M运动套装和250千瓦的后轮驱动基础款i5的极限范围很窄。

有点令人惊讶的是,在环形赛道上,这款电动车型比它的同伴——采用后轮驱动且配置相同的BMW 520i有更高的宽容度。后者在赛道上行驶得非常沉稳,当后轮失去抓地力时会早早发出警告。这种稳健的驾驶行为体现在单圈时间上:i5仅在最后一个需要更多动力的路段比它快8公里/小时。在此我们要提到,配备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190马力)的燃油车型动力相对温和,没有更强动力版可供选择。

总的来说,这两款宝马车型在这里起到了榜样作用,尤其是相对于大型的捷尼赛思轿车而言。i5的制动表现极为出色,制动距离在59.5米到63米之间,而且差异最小。此外,它们在湿滑的环形赛道上以100公里/小时和105公里/小时的车速行驶得也非常稳妥。毫无疑问,倍耐力的选装轮胎肯定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款轮胎仅与其运动套件搭配使用。

刚到酒店的同事们看起来很轻松。这也难怪,毕竟他们是开着5米长的捷尼赛思豪华轿车赶来的。燃油版G80采用四轮驱动,发动机盖下的四缸发动机可输出304马力。而重达2322千克的“电动兄弟”可输出272千瓦,由两台电动机驱动,每台电动机可输出136千瓦(185马力)。

也就是说,这些车都很重。第二天早上,在滑水测试路段上,虽然2.5T版本似乎更稳定一些,但路面接触也相应良好。在洒水的环形赛道上,更灵活(重量轻了372千克)的燃油版仅在车速刚到65公里/小时才达到极限。而电动版则更早达到极限,因而在相对较小的前轮上抖动,随即驶出10米宽的路面。请注意:四轮驱动的电动车偶尔会出现难以重现的轻微漂移动作。燃油版配备的四轮驱动系统在需要时会接入前轴,表现得更平和。

在湿滑操控赛道上,这种印象更加强烈。作为一款电动汽车,G80在转弯时反应迅速,意外地很早就进入了极限区域,因此请提前制动!尤其是在光滑的路面上,两辆捷尼赛思的表现都很糟糕:50~0公里/小时的制动距离分别为99.4米和96.5米,远远超过了宝马,尽管宝马配备了更贵的轮胎。

在北面的测试场地,有更多需要记录和批评的地方。与捷尼赛思纯电G80类似,易于漂移且设计犀利的BMW i5也备受瞩目——即使是作为基础版本,其后轴也有250千瓦的功率。那BMW 520i呢?它平稳地保持在既定路线上,只有在非常大胆的情况下才能调动起它的激情。此外,它与i5是在环形赛道上循迹性最强的车型,驾驶安全性极高。

具有300马力且轻轻的Cupra Leon也值得这样的赞誉。动力强劲,尽管是前驱但有足够的牵引力,而且在湿滑路面上表现得非常可靠——做得好!这是一辆你会放心交给孩子的车,但最好能少一点动力。

后轮驱动的Born,作为所有小型电动汽车的代表(170千瓦的适中功率),看起来没有那么稳定且协调性也不够好。它在Boxberg制动测试中表现不佳(几乎多出了四辆车的长度),在小环形赛道上表现为速度较低且电子稳定系统介入明显,最后在弯道众多的赛道上后轴则以异常松弛的表现告终。

好了,绕圈测试够了。所有车辆都顺利完成了测试。最后再说几句在干燥路面上的驾驶表现。BMW i5的表现非常令人信服。它以精准的操控、稳健的路面牵引力以及在转弯时的优异表现,显得直线行驶时游刃有余,让人非常愉悦。Cupra Born也类似,它巧妙地利用后驱的优势在弯道中行驶,成为小型电动车中最有趣的车型之一。

捷尼赛思纯电G80在直线上的表现明显比在弯道操控测试中更从容;在返程中,它以舒适的悬挂、强大的动力和牵引力回馈了驾驶者。不过,在两种版本中,刹车、防抱死系统和米其林Pilot Sport轮胎之间的配合还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顺便说一下,根据我们的数据库,较早的车型在干燥路面上100~0 公里/小时的制动测试中表现得非常可靠。

现在终于结束了。我们启程离开并向Contidrom致以问候。这次在水上的驾驶绝对算是“玩”够了。至少这次是这样。

每日活动更多>>

吴迎秋:不要将广本P7看成是一款“快赢”的车 为什么说刚上市的钛3,打了iCAR V23一闷棍? 力压合资燃油SUV拿下销量第一,吉利星越L凭什么? 家庭旗舰SUV终极对决:问界M8以价换量,理想L9还能守住王座吗? 静谧雅致 逐心而愈 劳斯莱斯闪灵与健康生活的诗意共鸣 2025年上海市总工会幼儿园工作人员招聘公告(3人) 2025年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作人员招聘公告(简章)(1人) 挪威科学家用了铝导体替代铜导体 可减轻电动汽车重量 通用汽车田纳西州工厂停产凯迪拉克XT6 Foretellix:迈向高级自动驾驶——基于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开发验证工具链 起亚下调2030年全球销量目标至419万辆 车窗觉醒:追得OMTD光电膜开启汽车美学的\"第四幕\" 3月乘用车市场“爆发”,自主品牌狂揽63%份额,新能源渗透率回升至51% 底特律盖世之夜—重新定义中国市场价值 上市定档 吉利熊猫mini元气熊官图发布 2025广汽科技日: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发布,昊铂HL正式上市 “一个温暖的家,一辆白内的它”-MAZDA EZ-6白内焕新登场 上海车展合资车将现“绝地反击”?一汽-大众要用技术绞杀新势力 吉利熊猫 mini 元气熊官图惊艳发布!全新外观,4 月 15 日盛大上市 合资新能源的“价格屠夫”,长安马自达EZ-6如何以实力突围? 上汽集团如何以“平权”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上汽集团与地平线深化合作,打造全新智驾体验车型 新款大众探歌正式上市!三款车型齐发,2680 毫米轴距诚意满满 “老大”上汽和它的供应商伙伴们 特斯拉中国下架Model S/X,所以是被小米搞得吗? 换1.5T,外观大变,丰田新一代卡罗拉SUV明年首发 上海车展提前看,款款都是王炸车型 比亚迪全民智驾体验日全国巡展开启|加速高阶智驾普及 2025上汽之夜 预见你的需求 才是真正的智能 别克GL8陆尚亮相,百公里油耗只有6.68升?30万级市场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