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产业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不断演进,“算力”逐渐取代“马力”。在当前半导体衰退周期中,汽车芯片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之一。燃油车时代悄然远去,如今新能源汽车正“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汽车市场。
蔚来汽车硬件副总裁白剑上个月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未来一两年内,AD芯片为首的一些关键芯片会自研量产。”
据行业报道,蔚来自研的首颗芯片将面向智能座舱。知情人士称,蔚来第一颗自研芯片采用7nm制程工艺,将由三星代工,其芯片团队的研发负责人来自华为海思。
相比目前大热的自动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领域的竞争确实较为低调,目前主流的汽车智能座舱芯片通常采用高通8155,少数汽车品牌如理想L系的Max版以及路特斯Eletre,甚至采用双8155的布局。
明年下半年,蔚来的大众子品牌阿尔卑斯的首款车将推出。蔚来自研的智能座舱芯片如果顺利量产,将有望在阿尔卑斯上首发搭载,也会成为20-30万区间少有的搭载非高通系座舱芯片的车型。
在电动化上半场,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之所以能获得高毛利率,很大原因在于对核心部件动力电池进行了垂直整合。
智能化的下半场,车企开始磨刀霍霍杀向关键部件芯片,所求无非是以低成本迎接更为激烈的竞争,这股新变量的活力将很快展现。
蔚来汽车正在进行自研芯片布局,蔚来汽车硬件副总裁白剑上个月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未来一两年内,AD芯片为首的一些关键芯片会自研量产。”现在,更多相关爆料消息来了。
据报道,蔚来自研的首颗芯片将面向智能座舱。知情人士称,蔚来第一颗自研芯片采用7nm 制程工艺,将由三星代工,其芯片团队的研发负责人来自华为海思。
相比目前大热的自动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领域的竞争确实较为低调,市面上不少汽车厂商都选择高通座舱芯片,而自研座舱芯片有望让蔚来汽车的车机互联更加融合,刚好搭配即将推出的蔚来手机。
根据蔚来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一季度,蔚来在全球已申请、公开和授权超6000件专利。蔚来8月交付汽车19329辆,同比增长 81%,环比下降 5.5%。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关注的蔚来手机近日已在工信部完成入网,型号为N2301,支持100W 快充,申请单位为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变革的背景下,芯片作为软件定义汽车生态发展的基石,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汽车芯片主要依赖海外大厂的产品,并且国内芯片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低端应用领域。然而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全面推进,国产汽车芯片也迎来了新机遇。
特别是近年来,“国产化替代”已经成为汽车芯片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国内芯片厂商处于产品研发阶段,大规模量产装车并不多见,国产化替代更多停留在口头上。不过最近两年国内芯片厂商开始迅速实现量产,并在汽车芯片领域取得了突破。
随着国产芯片厂商的持续发力,可以预见汽车芯片的国产化率将持续提高,国内汽车产业链也将变得更加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涌现更多优秀的国内汽车芯片企业,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