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知识 > 生活知识 > 清华大学:1月1日起,进一步扩大校园开放规模

清华大学:1月1日起,进一步扩大校园开放规模

发布时间:2024-01-02 22:56:10来源: 19333647

清华大学扩大校园开放及优化校门管理公告

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公众参观需求,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清华大学进一步扩大校园开放规模,加强文化资源共享,优化校门通行管理,提升校园参观体验,具体措施如下:

1、在保证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前提下,基于校园承载能力上限,有序推进校园开放,周末、节假日社会公众校园参观可预约数量由8000人增加至每日1.2万人以上,探索工作日校园开放,逐步实现校园保持常态化开放状态。

2、校园参观开放日可预约时间段调整为8:00-11:00、13:00-16:00,接待游客入校时间每日上、下午各提前一小时,可提前7日通过“参观清华”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加强校门区域的疏导管理,减少拥堵和排长队现象;不断测算分析校园人员流动的整体情况,综合校内活动情况和校园承载能力等因素,动态科学调整相关政策,不断提升校园开放的规模和质量。

3、面向社会公众扩大开放清华育人资源,完善入校服务平台,整合优化各类入校报备系统。参观校史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等各类展览,参加学术会议、讲座沙龙、观看演出、体育活动等各类人员,逐步实现关联报备,入校预约将更加简便、快捷。

4、围绕“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公众体验,为各类社会公益性团体入校参观给予更大力度支撑;面向入校参观的社会公众组织开展校园义务讲解志愿服务,持续优化核心讲解员队伍、增设假期流动讲解员、设计多种参观路线,介绍清华景观、清华文化,围绕红色景点,讲述清华先辈革命历史,打造“文化之旅”。

5、优化校门通行管理和配套服务措施,改进校内围栏、岗亭、闸口设置,合理匹配管理人员、安保队伍,加强校园公共安全、数据安全、环境秩序保障,提升社会公众参观体验的同时,尽最大努力维护师生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品质;倡导广大参观人员爱护校园环境、遵守校园管理规定,共同营造开放、和谐的参观体验。

6、面向本校师生员工及校内居民入校相关改进措施:

校门面向有校园车证的教职工车辆直接放行,车内人员无需再刷卡查验,教职工载校外人员入校时应履行报备义务,可根据需要进行查验。按照学校信息化建设立项流程,校门后续将加强机动车入校快速查验系统建设,当前教职工车辆进校时请将校园车证置于车辆前挡风下,方便工作人员查验放行。

校内教学办公区和西南片家属区分区管理的1-6号岗在日常情况下对教职工和居民通行不再查验证件,特殊时期需要查验证件通行将另行提前告知。校内居民及访客经报备后从南门、西南门及就近的校门入校。

因校园停车资源有限,来访人员请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校园参观人员和师生亲友来访车辆请将车辆停放至校园周边公共停车场,因公来访及校友车辆在校门查验身份后入校,车辆进入校园后请遵守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限速(25公里/小时)行驶,礼让行人及非机动车,停车入位,请勿鸣笛。违规车辆将纳入校园交通安全失信名单。

7、人员通行报备管理后续改进计划:

增加“因公长期报备”流程,教职工可通过“行在清华”小程序或在线服务系统报备因公长期来访人员与车辆的相关信息,有效期限最长半年。

开通“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入校申请”通道,校内邀请人填写来访人员相关信息及入校事由,审核通过后将会收到确认邮件,包括入校二维码及相关提醒说明,来访人员使用二维码校门验证进校。

积极探索更加便捷的人员识别进校措施,本校师生校门免证件查验(人脸识别),通过师生个人自愿报备的方式,逐步推广应用。增加“校门人脸识别验证”进校方式,校内师生可自行通过“行在清华”小程序录入个人证件和人脸数据,授权同意后,校门可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身份后入校。未授权的人员仍可使用校园卡(或紫荆码)、报备有效的身份证件刷卡通行。

感谢大家对学校校园管理工作的支持与理解!若有疑问请拨打相关电话进行咨询:

校园参观:62793001

校门管理:62783779

居民报备:62782003

观演票务:62781984

体育场馆:62771227

校史参观:62792541

艺博参观:62780507

科博参观:62799883

生活知识更多>>

问界的“爆点”,尚界的“尚点”,要包圆鸿蒙智行下半场? 新能源转型核心产品,红旗天工05上市首月销量仅277辆? 底特律的“红脖子”真的能够抢回汽车产业吗? 2025年上海市崇明食品药品检验所招聘非在编人员公告(1人) 2025年北京市平谷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公告(140人) 2025年北京市平谷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公告(140人) 2025年北京市延庆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医务人员公告(25人) 英搏尔牵手高域,一场各取所需的合作 中国和欧洲市场需求不振 梅赛德斯-奔驰Q1全球交付量下滑7% 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联盟发布首批纯电动乘用车能效分级测评结果 元戎启行与高通达成技术合作,基于骁龙平台发布高阶智驾 文远知行宣布采用BlackBerry QNX系统 售价60,900欧元 smart #5 BRABUS超能版全球首秀 北汽股份利润跌三成 王昊首秀现场高歌释放变革信号 建设低空生态中心,峰飞航空为何选择这个城市? 23扬音响配智驾,吉利银河星耀8电混轿车“卷王” 价格战或难挽狂澜,对等关税下,别克在华市场再添变数? 2025广汽科技日: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发布,昊铂HL正式上市 蔚来 Firefly 萤火虫将亮相上海车展!预售价 14.88 万,你喜欢吗? 广汽昊铂3月仅售958辆,昊铂HL能否成为“救火队长”? 动不动就是三四升油耗!这么小的摩托车,为啥一点不省油? 零跑B10上市,600km续航、激光雷达成11万元级的“标配” 3月轿车销量丨小米SU7进前四,代步车占据前三,消费降级了? 爆价格+强技术+开源计划!奇瑞你到底藏了多少底牌? 停供Model S和Model X 特斯拉也扛不住关税战了! 马自达EZ-60将在4月23日全球首秀 3月新能源销量:搞电车,中国才是最大的“避风港” 比亚迪汉L唐L重塑20-30万级旗舰标杆 品牌向新 产品向上 纳米06助推东风纳米向生活家进发 再次兑现“新能源不客气” 奇瑞发布全新混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