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昨天在日本宣布,将取消到 2030 年电动汽车占其全球汽车销量 30% 的计划,理由是“由于包括环境法规变化在内的几个因素,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张放缓”。它将把计划投资从 10 万亿日元(690 亿美元)减少到 7 万亿日元(480 亿美元)。
然而,数据显示电动汽车销量并没有下降、降温、放缓或暴跌。事实上,去年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超过了2023 年。与此同时,全球燃油车销量在 2017 年达到顶峰,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
本田没有具体说明其新的时间表,但表示电动汽车将低于之前宣布的到 2030 年 30% 的目标。相反,本田表示将专注于混合动力车,这些混合动力车 100%的能源来自化石燃料。
本田表示,这些混合动力车将“在 2027 年以后投放市场”,其环保效益与碳排放控制能力备受质疑,更与本田公开承诺的“2050年碳中和”目标存在根本性冲突。
与其他全球汽车制造商相比,本田之前到 2030 年实现 30% 的计划已经相当低,即使其中许多公司已经撤回了他们的电动汽车计划。这些其他公司中的大多数还提到了电动汽车销售不存在的放缓。
本田表示,其未来的混合动力车型将“在电动汽车普及的过渡期内发挥关键作用”。在世界上一些汽车销售利润较高的国家,电动汽车已经达到或接近大部分市场份额。
本田还提到了环境法规的变化,称这些法规是“广泛采用电动汽车的前提”。在同一份声明中,它提到了其“'实现所有产品和公司活动的碳中和'的雄心勃勃的目标”。
目前,美国法规的目标是到 2030 年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达到约50%,而加利福尼亚州的目标是 68%。30% 与这两者都相去甚远,因此人们会认为本田应该增加这个数字,而不是降低它。
欧盟最近表示,将给汽车制造商“喘息的空间”,允许使用 2025 年至 2027 年的平均排放量来遵守新的排放法规,但如果汽车制造商今天不遵守,这仍然需要在该时期结束时大幅增加。换句话说,这些规定在 2030 年的时间表上没有软化。
中国的新法规几年前就生效了,但几乎不需要,因为现在燃油车在几乎卖不出去。电动汽车的采用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得益于中国消费者更信任的本土品牌,这些品牌比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提供的车型拥有更多样化的功能。
事实上,本田的利润正在下滑,正是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美联社报道称,本田第一季度利润下滑 24.5%,主要是由于面对本地电动汽车竞争导致其在中国销量下滑。本田注意到了汽车市场的这种颠覆和不确定性,但它没有采取行动来面对它,而是退回到每个人都已经看到是失败的战略。
本田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一款电动汽车 Prologue非常畅销。是美国第五畅销的电动汽车,是推动美国 4 月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它也是本田增长最快的车型——不过,这从一个非常低的基线开始计算,因为该车型在一年前才进入市场。
因此,本田在这里改变战略似乎没有真正的理由,这番逆向操作或将使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陷入更被动局面,可能进一步加剧其市场劣势,导致日本因电动汽车停滞而损失了 14% 的 GDP 和数百万个工作岗位。